2022/09/26
「一閃一閃亮晶晶,滿天都是小星星。」傳唱百年的經典兒歌,直到現在也不退流行,因為人類正迎來史上規模最大的衛星競賽。星空不只璀璨,甚至比以前更熱鬧了!
全球共有多少顆人造衛星?工研院(IEK)產科國際所指出,至2020年,共有3,372顆人造衛星圍繞在地球外。更驚人的是,麥肯錫(Mckinsy)認為在最理想的情況下,2030年將有「5萬顆」衛星飄在太空。
在解釋衛星數量大爆發原因前,得先回想一下生活中的應用。衛星或許比你想像得更重要。
舉凡登山救難必備的衛星電話、科技巨頭Google旗下Google Earth服務、氣象預報中常見的衛星雲圖⋯⋯背後都是由衛星提供服務。
這些衛星的任務不同,軌道高度(離地面距離)也有所差別。一般來說,衛星軌道高度可分為3種:低軌道(Low-Earth Orbit, LEO)、中軌道(Medium-Earth Orbit, MEO)、同步軌道(Geostationary Orbit, GEO)。
高度在8,000公里以上的中軌道衛星,多用來提供GPS衛星定位與導航功能;距離地表遠達3.6萬公里的同步軌道衛星,則常見於電視轉播與氣象觀測。
高度帶來的影響是什麼?簡單說,與「繞地球時間」有關。衛星高度愈低,前進速度愈快,繞地球一圈需要的時間就愈短;相反地,衛星高度愈高,繞地球一圈的時間就愈長。
舉同步軌道衛星為例,繞地球一圈的時間剛好是24小時,因此同步衛星會固定在相對於地面的同一個位置,可以持續對地球上的同個範圍連續觀測。因此,像是訊號不能中斷的電視轉播、需連續觀察的氣象雲圖,就需要派出同步衛星。
不過,真正讓衛星產業噴發,點燃這波太空軍備競賽的幕後火種,是接近地表2,000公里的「低軌衛星」。
來源:數位時代
搶在太空領土插旗
「現有的3,000多顆衛星中,低軌衛星占了絕大部分,比重大概是77.5%。」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呂珮如指出,低軌衛星可用於3大類應用:遙測、技術開發與通訊(網路),近10年以來,通訊占比最高、約51%;其次為遙感探測,占比為33%,常用於資源調查、地表環境監測、人類活動監測等。2020年,通訊應用大幅成長至83%。
過去並非沒有衛星網路,某些不便架設基地台的特定情景,如飛機上的Wi-Fi、海上郵輪等,都會選擇接收衛星網路訊號。
麥肯錫認為,1990年代興起的低軌衛星計畫稱不上是好的商業模式,包含早期的Globalstar、Odysseyc和Teledesic等業者,都因為成本過高和市場需求不足而出現財務危機,最終取消發射。
麥肯錫指出,要部署一套衛星網路系統,費用估計在50億美元至100億美元之間,且營運成本很高,光是衛星壽命5年一到,要更換衛星的成本就達10億至20億美元。
來源:數位時代
傳統模式的關鍵新挑戰者,是Tesla創辦人、話題企業家馬斯克(Elon Musk)與旗下SpaceX公司所屬的「星鏈(Starlink)計畫」。
2015年推出的星鏈計畫,目標是在全球提供可用的衛星寬頻網路。為了達到這項目標,SpaceX獲得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(FCC)許可,將發射約1.2萬顆低軌衛星上太空,最終數量可能多達3萬顆。低軌衛星之所以適用於提供寬頻網路,主要因為離地較近,訊號傳輸所需時間短、延遲較少。比起同步軌道衛星僅需3顆就能夠涵蓋地球多數面積,低軌衛星自然需要靠數量來擴大服務範圍。
星鏈計畫在2019年5月首次發射了60顆衛星升空,成功抵達約550公里的高空,至2021年4月為止,約發射1,400顆低軌衛星。
雖然仍在測試階段,不過消費者只要在家中屋頂裝設「碟盤」(衛星訊號接收器),搭配所屬的路由器,在部分區域已能夠收到來自外太空轉傳的無線訊號。扣除硬體設備費用,消費者月付99美元,可有「50Mb/s到150Mb/s不等,延遲約20至40毫秒」的網路體驗。
「儘管是測試版,但還是謝謝你們。等了11年終於有比900Kbps更好的連網速度了。」一名英國民眾在星鏈計畫官網如此留言。
並非要取代既有的固網與手機上網,星鏈計畫眼中的衛星網路市場,在於缺乏地面網路基礎設施的區域,更重要的是,這是塊真正的「全球市場」,可以跟集中於人口稠密處的5G基地台網路互補。
擁有相同目標,追在馬斯克背後的衛星公司各有來頭,如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(Jeff Bezos)領軍的Kuiper計畫,喊出投資100億美元、發射3,200多顆低軌衛星的目標;英國、加拿大也以政府力量支持OneWeb、Telesat 等公司,希望在太空領土搶先插旗。
來源:數位時代
馬斯克先行者占上風,但霸道行徑顧人怨?
呂珮如分析,低軌衛星網路有所謂的「先行者優勢」,雖然每個企業都需要擬定計畫,依照設定好的軌道高度與頻譜向主管機關申請發射許可,但因審核採「先到先審制」,後申請者就需要避開同一頻段,以免出現擁擠與訊號干擾。
例如在今年4月底,OneWeb便指稱「不得不移動自己的其中一顆衛星,避免跟Starlink碰撞」。OneWeb表示,他們在今年3月發射36顆衛星,其中1顆衛星隨著太空船提高軌道高度,有可能會與SpaceX的一顆衛星擦撞,根據美國太空部隊第18太空控制中隊(SPCS)預測,發生機率為1.3%。
「SpaceX告訴我們無法避免碰撞,甚至把自動化防撞系統關閉了,這給人一種既然無法升級自家衛星,就讓別人撞壞它也沒關係的感覺。」面對OneWeb的指控,SpaceX沒有公開評論,但召開了一場有OneWeb、FCC參與的協調會。其實這不是第一次,2019年歐洲太空總署(ESA)便抱怨過跟SpaceX一直有協調問題。
儘管如此,衛星網路市場能持續火燙熱度,仍要歸功於話題公司與資金的湧入,畢竟這並不是個容易成功的商業模式,前期相當燒錢。
來源:數位時代
SpaceX光是在2019年就募集了超過13億美元,去年更暗示很可能讓星鏈計畫獨立IPO(首次公開募股),藉此籌措剩餘資金。
這項消息雖然被官方否認,但他們說服FCC修改補助條件,希望有機會申請到政府的預算。
衛星產業在資金、話題公司帶動下,似乎有了前所未有的面貌。
美國衛星產業協會(SIA)去年統計,2019年全球衛星產業產值達2,707億美元,其中占比最高是地面設備(48%)領域,再來是衛星服務、衛星製造與衛星發射。
MIT產品有競爭力、可靠性高
工研院觀察,地面設備與衛星製造領域有多達2、30家業者投入,正是台灣的關鍵機會。
地面設備部分,由於台灣業者在衛星電視、無線通訊等領域著墨多年,過去就與部分衛星營運商建立默契,提供纜線、電源供應器等商品,所以有優勢持續取得國外訂單。衛星製造部分,同樣需運用台廠的PCB(印刷電路板)、線束、金屬殼等產品。
來源:數位時代
「低軌衛星需要組網,所以必須找可靠性高、低成本卻有競爭力的商品,」呂珮如說,加上衛星製造涉及國防安全議題,國外業者會傾向避開中國供應商,對台灣業者都是加分。
她強調,目前台灣有一些新創公司試圖切進衛星發射領域,但因為發射地點限制、火箭研發都還在初期測試中,有待日後觀察;至於衛星服務,台灣過去多半是以內需市場為主,包含衛星電視、遙測與海事通訊上,玩家僅有幾家二類電信業者,因此做衛星通訊服務市場的潛力,相比衛星與地面設備製造要少。
隨著衛星需求增加,從各個面向觀察,太空產業似乎從「太空夢」慢慢迎來「太空財」了嗎?
「目前雖是太空創業投資的黃金時代,但經歷疫情後,將加速適者生存現象,減少相關新創公司的數量。」維珍軌道公司策略高級總監簡心儀先前撰文指出,只有不到一半的太空 新創公司能產生營收,獲利的公司更是少之又少, 「太空是艱難的,失敗將繼續存在。 」
為了增加成功機率,政府也出面組建「太空國家隊」,並由科技部與經濟部共同投入40億元預算,目標在2025年發射首顆全由MIT製造的低軌通訊衛星,看好過程中的研發測試經驗,有助提升台灣的接單實力。
前進太空之路顯然不容易,不過馬斯克的一段話,或許是最好的產業發展註解:「如果你清早起床,認為未來將變得更加美好,這天就會是明亮清爽的一天;如果你很負面,未來就不是如此了。」
文章來源:數位時代